教师专访

教师专访 | 陈练文:我的作用是辅助学生

发布时间 :2019/07/18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次

这是陈练文老师第一次担任小班研讨课的指导老师。


在此之前,陈老师主要负责专业课和betway体育app下载 的讲授,于陈老师而言,小班研讨也是一段全新的经历。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3.0开设了两门基础通识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这两大导引课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2018年9月,两大导引课正式面向全校师生开课,彼时的《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主要依靠学生助教负责小班研讨课。但是,在第二个学期,《人文社科经典导引》正式引入教师主持小班研讨,学生助教辅助小班研讨教师。陈练文老师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入了两大导引课程团队,成为了一名小班研讨指导教师。


“陈老师的研讨课主持得超级好,课堂很热闹,发言都很积极”,陈老师的学生助教李志元如是评价。


undefined

陈练文老师


全新旅程与全新挑战

在成为小班研讨教师之前,陈练文老师主要讲授专业课和通识课,而小班研讨与二者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对于专业课和通识课,陈老师开课之前都会有预判——关于学生的水平、授课的重难点等等,但是面对小班研讨,这些预判都很难做出。在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陈老师也不例外。


“第一次接触到小班研讨这样的形式,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对学生将会做到什么程度也不是很熟悉,所以都是属于一步一步,慢慢来的一个过程”,陈老师认为,“就是要在每个学期的过程中间不断地调整预期或者方法,所以属于一个摸索阶段。”

undefined

陈练文老师



对于经典不熟悉,这是陈老师认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经典比较多,学生还是没有时间看。如果只有上课那一点点知识储备,在基础知识不牢的情况下,他们讨论的表现就容易大同小异,讨论容易流于表面,没有自己的见解。”陈老师认为,经典阅读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配合,毕竟读书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在提升学生能力方面,老师要能给予学生帮助。


对于陈老师而言,她采用的方法是一次解决一个小问题。比如,第一次讨论的时候,就解决学生制作PPT和上台演讲表达的问题,陈老师认为“首先要把形式上的问题先解决”。不过,PPT的制作和台风问题却并不仅仅是形式的问题,前者涉及到对经典的提炼水平,后者则与面对大众表达的能力密切相关,这些都需要课堂上的不断锻炼来解决。

undefined

在解决这些“形式上的问题”以后,陈老师会对学生研讨的问题进行修正,让学生在一次讨论的过程中解决一个问题,逐步从形式过渡到对题目的把握,再过渡到论证的方法。


“我想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好改就先改,不好把握的就积累经验,慢慢地让他们能够通过这门课程,掌握一种方法或者论证的形式。”陈老师如是说。


但是,小班研讨的主角是学生,学生能否真正有所收获,与其自身的态度密切相关。陈老师认为学生之间是存在态度差异的,如果学生认真地去准备小班研讨,那么这个效果会很好。但是,假如学生把小班研讨当成作业来应付的话,得到的结果就不够乐观。


“有想法的同学还是有的,有的学生讲出来的东西还挺有深度”,这是陈老师指导一学期的小班研讨后的感受。


“我的作用就是辅助学生”

在两大导引课的安排上,“大班授课”的主角是教师,教师通过讲授经典启迪学生,但是“小班研讨”的主角是学生,学生通过研讨经典,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生或者教师讨论,以获得更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了辅助的角色。


“我觉得在带小班研讨的时候,我的作用就是辅助,辅助学生”,陈老师如是说。教师的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串联,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教师把各种问题串联起来,让学生能够围绕某个问题阐述,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其二是指导,在小班研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让学生犯错误之后,能够吸取到一些正确的方法或者观点。

undefined

虽然是辅助学生,但是这并不比授课轻松。在小班研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可能不愿意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调动气氛。


陈老师认为活跃课堂氛围,有两条可行的途径。首先,选题是至关重要的,“找到让学生感觉不是去完成任务,而是确实有感而发的问题,他们讨论的愿望就强一些”。


其次,陈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采用了“微助教”的形式,对于一些确实不愿意公开发言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手机上发言,然后将他们的发言匿名展示到屏幕上。


“这样的话,不用站起来发言,他的想法也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展现出来”,陈老师说,“所以假如实在不愿意发表自己观点的,我就让他们用这样的一种方式。”但是,陈老师认为在公众面前发言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所以她非常鼓励学生能够站出来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


“渊”与“博”的结合

作为通识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肩负着培养通识型人才的使命。“大班授课”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经典,而“小班研讨”则聚焦在一个问题上深入探讨,二者的结合在于培养出既具博学精神又有精深理念的人才,用陈老师的话说,就是培养“渊”与“博”结合的人才。


《小尔雅》有言:“渊,深也”,“渊”意味着精深。而“博”则意味着博学,《说文解字》中,“博,大通也”。“渊博”意味着人既要有精深的知识,也要有广博的见识。

《说文解字》书影

陈老师认为,知识要渊博,在“博”的基础上“渊”,这两者结合当然是更好,但是学生刚进校的话,首先还是要“博”。


“因为本科刚刚进校的时候,正好是整个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在这样的一个阶段里面,你有很多种可能性”,陈老师说,“那么在这个阶段,接触各种各样不同的经典,领悟人类遗留下来的公认有智慧的作品,将会对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陈老师同时也认为,目前倡导交叉学科,交叉学科建立在不同学科的基础上,所以如果对其他学科不了解,交叉也谈不起来,因而“渊”要在“博”的基础上进行的。


然而,很多学生还没有改变从高中以来被教授的心态,还没有开始主动学习,因而在大一推行两大导引课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大一的学生而言,从方法、学习态度、各种学习形式上,改变高中学习的桎梏并不容易。但是,这也正是武大通识教育的意义与魅力所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