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优秀论文 | 论降维正义及其优先性——以中国神话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 :2019/09/20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作者:张梓怡 测绘学院1805班(2018302141192)


指导教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伟

一、引言


自古以来,对正义与秩序的探讨从未停息。当秩序和正义起冲突时何者更应当追求已经是哲学流派中不可逾越的命题之一。要在当代探讨正义与秩序的辩证关系,以中国神话为切入点,我们可以追溯中国自古至今的社会道德体系发展。基于此进行分析,可以对正义和秩序的概念进行区别并进一步厘清。通过与西方哲学家对正义的阐释进行比较,可以归纳出降维正义与约定正义的概念,得出何者更具有正当性与优先性,进而在现代社会中对其进行价值评判。降维正义作为更高位面对于人间做出的正义指示,因其维度更高,更具有指导意义,更能够让低维度的人回归到对正义的原始认知,只有深刻思考了“认识你自己的命题”,人类才能更好的构建新的秩序。

正义女神像


二、正义与秩序概念解读——约定正义


正义与秩序本质上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众所周知,任何社会都必然存在着混乱与不安,制度和正义本质上其实是维系人类社会所欲求的最基本价值与诉求,其存在的目的与意义都是将社会中存在的混乱与不安最小化。讨论正义与秩序相冲突时何者更值得追求,首先应当厘清正义与秩序的定义。


正义本身是一个具有高度抽象性的概念,并没有纯粹的客观指称对象,难以用确切的定义进行规范。正义萌于原始社会的平等关系,有着多元化的解读,在当今体现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的追求。《正义论》中称正义为“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意为社会秩序的建立其重中之重为拥有健全的正义观,其认为“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是正义,不正义的法律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然而,罗尔斯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正义的定义,仅留下一句体现为人类权益的无法侵犯性。柏拉图的正义理论则宣扬一种达成和谐的秩序,在整个理论体系中有其连贯性与承接性。他的正义有一存在条件即城邦,在柏拉图眼里,只有当一个城邦善于利用每个子民的特长给予各个人适当的职位,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时,这个城邦才能被称之为正义的,这些人民也方能被称之为正义。在柏拉图的体系中,正义就是“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应该付出或者收获自己应得的事物。

undefined

正义女神像


而秩序,则意为有序,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内部的要素之间具有一定规则的联系,与无序、混乱相对,秩序体现的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状态。无论在人类社会的哪一个时间段,无论自然群落的庞大或弱小,都需要一定的秩序来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秩序表明的是人类对于混乱程度的控制力,无论是自然进程还是社会进程,都需要秩序来保障其确定性与稳定性。早在人类处于小规模氏族的时候,便有交换意识,人们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达成一种和平;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化,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秩序总是一个破碎又重建的过程,每一次的重建都会达成比以往更加坚固的稳定性。由此观之,秩序应当是社会考量群体产生,是社会群体达成的约定俗成的共识。


由以上分析得,正义为各自获取应得的利益,权利不受侵犯;秩序则是约定俗成后达成的共识。然而,定义至此,我们会发现正义与秩序的概念出现了惊人的重合:正义保障人们有权益不受侵犯性,属于个体层面的群体化;秩序则保障人们达成稳定共识,即让每个人达成自己的权益未受侵犯的意识,属于群体层面的个人化。在这种情况下,甚至秩序和正义根本没有起冲突的可能。


再者已经讨论过,正义与秩序本身就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定义上,我们将进行进一步切割,将这种社会中约定俗成用于保障每个人正义的秩序称为约定正义。而今天我们所探讨的正义,其实已经抽离了现代社会的维度,从上帝的角度审视人类社会,称作降维正义。简而言之,神为人间制定的正义就是降维正义,人间达成的秩序共识则是约定正义。


三、中国神话中的降维正义


追溯中国神话,似乎更为追求的是秩序的稳定。在中国神话体系内,敢于打破秩序的人可谓少之又少,换句话说,不是没有反抗者,而是反抗者的存在最后都成了秩序的牺牲品。在中国神话史上,浪漫主义色彩的《西游记》中有富有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的齐天大圣,明代诞生的堪称百科全书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也有叱咤风云大闹东海的哪吒。可无独有偶,两位反抗者最终走向了同样的道路:孙悟空被五指山压迫,答应观音与唐三藏西天取经,皈依佛门成为斗战胜佛;哪吒起死回生,最终也在佛祖的调节下与父亲和解,成为姜子牙兴周灭纣的利器。在众人眼里,孙悟空和哪吒最后的屈从于秩序都是一场悲剧,有些人称赞他们的正义,贬低天庭的秩序。然而仔细思考一下,孙悟空与哪吒究竟是否能代表着正义?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是因为嫌弃玉帝招安赐给他的弼马温一职位过小,哪吒闹海是因为玩闹一时兴起,不难发现其实二者都只是在追求着一种个人正义,即有着强烈的获取“我想要得到”的欲望,在他们自身能力强大到可以无视人间的约定正义后,他们开始对降维正义进行冲击。

undefined

孙悟空


我们不难发现,东方神话之于西方神话有差异之一就在于,西方神话讲述的是神与神之间的风云故事,而东方神话则存在着天庭与人间一说,天庭中的神对人间的人有着掌控与指导作用。当我们为个人正义打抱不平的时候,是因为人本性终究还是有为自己利益呼喊的一面。孙悟空和哪吒作为人间的一部分,应当遵守神留下来的正义准则。降维正义其实就是这一份神为人颁布的正义准则。降维正义本质上追求的其实仍然是一种宇宙正义观。因宇宙间的正义其实是自然秩序的一种平衡变化,万事万物之间达成这种和谐的平衡。降维正义实现了从天道到人道的转变,对人的伦理行为进行了支配。在中国神话中,天庭就担任了超神的一个职责,对人间进行秩序的管控。个人正义对约定正义的冲突本身就已经打破了平衡,一个人打破秩序是名义上的英雄,但当每个人都罔顾约定正义时,人类的秩序就被打破了,将会形成绝对混乱的局面。按照霍布斯的性恶论来讲,自然状态下人都有利己主义;而一旦人类社会达成的约定正义形成的秩序受到了冲击,本来处于约束的利己主义释放,将形成更为可怕的混乱。天庭的存在就是为人类世界制定正义,人类依靠着参照着天庭颁布下来的正义逐步形成自己的正义观,即约定正义。

undefined

霍布斯


降维正义是一个维度对另一个维度的管理与制约,人间比天庭天然低一等,因此对于人间,天庭就是绝对的正义;同样,天庭的正义对于神来说只能说是约定正义,只有在更低一级的维度中才能称作降维正义。因而对于神与神之间的个人正义,需要神之间的约定正义进行管控,由比神更高级的位面对天庭执行降维正义。


有意思的是,除了中国神话有着“降维正义”的概念,西方哲学家也或多或少传达出这样的思想。柏拉图系统挑选后以原型正义为神话传说,划分高级世界与低级世界,赞同克洛诺斯指派更为高阶的精灵来统治人类,达成绝对公正;霍布斯在作品《利维坦》中以“利维坦”形容一个国家,利维坦在《圣经》中是象征邪恶的一种海怪,霍布斯在引言中称“利维坦是由整个国家的子民组成,在各方面远超于普通的人,其意义为上帝或者人间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不管是比人类更为通明的精灵一族,还是作为上帝替代品的利维坦,本质上都已经与正常人类是剥离关系,不再处于同一维度。因而,在这里人们所提及的“正义”,依旧不是个人正义,而是降维正义下最终达成的约定正义。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哲学家与文学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创造出了除却人间外的新的世界来掌控着人间的正义。在这个新的世界,存在着比人类更为高级的生物对人类进行指导与掌控。因其位面与维度比人类更为高层次,他们反而比人类更为懂得人类的所思所想,更懂得人类的正义是什么。如此治理的结果为:人类社会达成一个和谐的状态。在这种世界里,人们无须为如何维持正义而担忧,因为“降维正义”已经天然达成。


四、降维正义的绝对优先性


在上文中已经提及,我们今天讨论的正义,有个人正义,降维正义,约定正义三种。个人正义是人在自然状态下对自己权利的维护;降维正义则是更高维度下的世界对人类进行的正义规划,约定正义则是人类社会达成的共识,是个人正义观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秩序。同一维度的正义称作约定正义,高级维度对低级维度的正义称作降维正义。


论及为何个人正义无法成为我们今天探讨的正义的定义,因人类所谓的正义萌于原始的公平意识,其根本是一个利益关系,人有维护自己利益的本能。正义的意识是基于物质而产生的,因而虽然“每个人都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但在自然状态下,按照霍布斯的性恶论,每个人为自身的利益进行维护,不同的甚至是迥异的正义观进行同一纬度的碰撞,秩序反而无法达成。因而个人正义只能被称作是一种正义观,仅仅对正义观做出拥护是既无法达成秩序也无法实现正义的。我们谈约定正义,其实是谈个人正义的最大公约数,当每个人的正义观达成一个统一时,共识的形成才能达成稳定。


无论是中国神话中的“天庭”,还是柏拉图的“高阶精灵”或是霍布斯的“利维坦”,都是降维正义的最好体现。当然,在低级维度下,降维正义必然是永远无法达成的一个境界,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放弃对他的追求。这就好像柏拉图提出的“理型世界”,当洞穴里的人第一次走出黑暗看见阳光的时候,他们只能说是认识到了理型世界,但是长期处于洞穴的他们并不能真正置身于光明的世界去适应它,他们看见了理型世界却仍然只能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这就好像地球上的人们能够看到太阳,能感受到太阳发出的光和热,甚至能对太阳进行分析创造,但是却不能人为地制造出一个太阳出来。因此降维正义只是存在于人们期望的理想状态中,而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达成。

undefined

柏拉图像


但是我们永远不能放弃对降维正义的追求。就好像虽然我们无法制造太阳,但是人类也能够创造出光和热,远古人类制造火把,现代人们发明灯泡。我们对正义的追求,其实是回归到人类的一个本知,是对人类生活和理性的维护与坚守,是对自然秩序的追求。缺乏了降维正义,约定秩序同样会崩塌,人类世界达成的所谓秩序极为可能是非正义的损害个人利益的。缺乏这类秩序,宇宙或者人类追求的生活意义就会崩塌。人类在宇宙中生活,与自然进行相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一个“认识你自己”的命题。这类对自我认知的思考,能够促使人们反思自己在宇宙中的定位。“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是阿波罗神庙墙壁上的一句铭文,自苏格拉底之后,这个命题成为哲学史上的主题之一。人类的自我反思使人类更有独立自主意识,从一个混沌的状态对自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类社会有了更好的保障。


降维正义的内核精神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类对自身的探索,他是真正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原动力,因为对正义的追求才能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打破原有秩序建立新秩序的过程,每一次建立的新秩序都是对人类权益的更进一步解放,都是比前一步秩序更为稳定的存在。历史告诉我们,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是拿到我们本不可侵犯的正义权益,人类的发展正是也朝着不断解放更多人的权益这个方向前进,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延续,生生不息。我们尚未完全做到,但我们一直在追求正义,从未停止脚步。


Baidu
map